快看:民营经济春风更劲
【资料图】
民营经济是江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。近日,省委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释放出强烈的信号:要始终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不断做优做强做大民营经济。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道路上,民营经济与时代同行,未来必将更加可期。
当前,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,特别是疫情三年来,面对多重压力挑战,民营企业身处其中,经历了一股生存与发展的寒流。但我们不能把眼前的困难无限放大,而应把宏观大势和微观感受结合起来,全面、辩证、长远看待经济曲线起伏,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。一路走来,从民营经济的“没有变”和“不能变”中,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民营经济的发展,春风更劲。
“没有变”的是,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上的格局态势。回看抗疫三年,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,2021年经济规模占世界比重超18%,三年年均增长4.5%,明显高于世界2%左右的平均水平,可以说中国经济底盘坚实、充满韧性。随着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,稳增长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,经济回稳态势也将愈发明显。从江西来看,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,2022年全省GDP突破3.2万亿元,增长4.7%,增速居全国第一位,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。大河涨水小河满。国家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,对各类市场主体都蕴含着大量的机会,这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,有些困难是暂时的,也是可以克服的,只要敢闯敢干、迎难而上,还是那句老话: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“没有变”的是,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态度和支持政策。党的二十大在重申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的同时,旗帜鲜明地提出了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”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“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‘两个毫不动摇’的不正确议论,必须亮明态度,毫不含糊”,表明了我党一贯的立场。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没有改变,也不会改变,民营经济只会壮大,不会离场。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政策的相继出台,充分说明支持民营经济的力度不是削减,而是增强了。比如,我省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措施》提出: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,免征增值税;对发放普惠小微贷款较好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,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%给予激励资金;等等。这些政策,都将让广大民营企业受益。总体上看,民营经济将获得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。
“不能变”的是,民营企业家胸怀祖国、勇于创新、担当作为的进取精神。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,民营企业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从一个个“小帆板”成长为“巨轮”,不是简单地追求利润最大化,不是所谓的“资本至上”就能实现的,更多的是依靠一种难能可贵的企业家精神。得益于敢为人先、厚德实干等优秀的品格,广大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,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渡过了一重重的难关险隘,积攒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。数据显示,2022年,我省民营企业百强入围门槛达38.18亿元,为十年来最高值;全年净增市场主体80.21万户。这充分表明,我省民营企业没有在风浪中迷失,反而在困难中壮大,展现出勃勃生机。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,需要因时因势调整,但有一点值得强调,那就是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,积极向上的企业家精神不能变。
春潮涌动、千帆竞发。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,民营企业应坚定信心、乘势而上,拼经济、抢速度,努力闯出新路子、创出新模式、干出新天地。迎着无限春光,再出发!(郑 颖)